经过几代航空人顽强拼搏,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从无到有、由小到大、由弱到强的奋进历程
在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同时,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也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,我国航空工业通过清醒的分析和判断,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、军民融合、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。由于航空工业的产业链很长,涉及行业面很广,几乎涉及所有的专业学科领域,所以,航空装备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促进了诸多专业技术的突飞猛进。中航工业将这些专业技术转移到民用领域后,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作用。如锂电池,中航工业是唯一一家完全靠自主研发的成套设备来进行生产的,此外还有中小尺寸显示屏面板等,现在中航工业的产能名列世界前茅。航空技术信息流从军用领域转移到民用领域,依托民用产品赚钱,资金流再源源不断地流回军用领域,支持基础研究,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。去年,中航工业销售收入近3500亿元人民币,其中航空产品只占25%左右,其余是非航空业务的收入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军工集团的军民融合式高速发展,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,使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到可以和世界制造业强国竞争的程度。
记者:航空科技水平的高低,反映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科技的总体水平。请您谈谈,当前我国的航空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,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哪些差距。
林左鸣:正如前面所说,近10年来,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航空科技的差距,已经从“望尘莫及”到“望其项背”,实际上现在已达到“同台竞技”的水平,正在向“并驾齐驱”的目标奋进。当然,在航空材料和发动机方面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差距。我们全体航空人要继续努力奋斗,争取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工业强国。
事实证明,只要国家下决心给予投入,企业坚持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,加上航空人持续拼搏、创新、奉献,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指日可待。但是,中国要想做到像美国那样占领和控制世界的绝大部分航空市场,还要走很长的道路,因为我们选择了一条与其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。西方大部分航空企业是在资本层面上实现多元化组合,即一个投资商可以投资多个领域,这是基于他们的市场成熟度,因为目前全球航空市场基本上都是美国控制着,没有人可以与之抗衡。而后发国家所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,即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模式。如日本的军工产品,三菱重工几乎都在做,而且所做的产品和服务还涉及特别宽广的民用领域。现在,我们作为后发国家之一,选择的做法与三菱重工相似。
后发有两层意思,其一,产业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晚,属于追赶型;其二,市场成熟度较差,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进行社会性的专业化布局和水平整合,所以采取垂直整合的模式,一条产业链一竿子插到底,同样能做出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。这是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有利于我们的做法。目前来说,我们首要的最大忧虑是规模小。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,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传统。但是如今在航空高科技领域,想做到这点很难,需要航空人继续努力。其次是装备的体系化发展不足。这种体系化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,对我们军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就是尽快把航空装备的体系化发展成熟起来。不仅尖端产品要做好,还要完善谱系,保证部队形成全面、完整的战斗力。中航工业的存在不是为了赚钱,而是为部队赢得战斗力,这是我们的根本使命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我们将全力以赴,不懈努力。
总之,中航工业将为推动航空工业的做大做强、促进强大国防力量的加快建设、助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,继续作出积极贡献。